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5的文章

【書摘】How Google Works

作者:Eric Schmidt, Jonathan Rosenberg 譯者:李芳齡 出版:天下雜誌 ISBN:978-986-241-983-0 導致職業倦怠的不是工作過度,而是必須放棄對你而言重要的事所產生的憤怒。(P.77) 盡你所能的說「可以」。說「可以」,可以讓事情啟動;說「可以」,才會有成長;說「可以」,可以產生新的經驗…。(P.78) 你不能只聚焦在做出正確決策。達成決策的流程、做出決策的時間點,以及決策的執行,這些和決策本身一樣重要,疏忽這其中一個都可能會造成不利的結果。(P.192) 唯有開誠布公地辯論完「所有」可能的選擇之後,才有可能使大家接受和支持最終決定。否則,大家點了頭,出了會議室,就只會做自己想做的。因此,為了達成真正的共識,你需要有人提出異議。(P.200) 創新的人不需要人家囑咐他們創新,而是需要人家允許他們創新。(P.267) 大格局思考往往會因為規模而提高成功的可能性,因為賭注大,輸不得。反之,當你下一堆更小的賭注時,沒有一個賭注會威脅到生存,往往就會落得平庸。(P.278) 管理者的職責不是減輕風險或防止失敗,而是要營造一個韌性足夠的環境,禁得起風險,願意容忍無可避免的失足。(P.305)  你應該問未來「可能」是怎樣的情境,而不是未來「將要」發生什麼。問「未來將要發生什麼」是在做出預測;問「未來可能是怎樣的情境」則要運用想像力。(P.321) 連著兩個多月的忙碌,加上前段內容的不貼近,差點就要讓人棄書了。還好不死心又撿回來讀,才能發現中段以後的精華。 兩位作者都是掌過谷神方向盤的大人物,他們看事物的規模和視角當然和我這種凡人不同,講的話自然也不太好懂。加上引經據典的論文式註腳,還有很多含有文化背景知識的笑話;遇到這些部分,我都只能變成掃描機,一掃而過。 不過從中段開始談的決策、創新的部分就讓人覺得吸引了。選擇、做出決策是老生常談的熱門題目,創新則是谷家的大強項,兩段重點都看得人津津有味。而且這部分的輔圖之一某種程度地傳達出了我之前在美國體會到的感受,因此更使我觸動良多。 You are what you think,Book illustration <Google 模式>,P.256 台灣這幾年來的創新氛圍從口號逐漸成為實做,各種產業或多或少都見得到

西瓜和玉米

Snapshot in a market @ Monterey,2013 近來花了好些時間在教室之間移動。剛開始,我坐在教室最後面,一邊記錄著所見所聞,一邊壓抑著自己想離開位子往台前衝的想法。到現在,我還是坐在教室最後方,一邊記錄著所見所聞,卻一邊開始思考一些關於這個空間裡面的幾個問題。 教室,是誰的教室? 學習,是誰的學習? 成果,又是如何被定義? 又寫得太難了。 簡單說,就是種了一輩子西瓜的農夫,被找去一塊不知道何時出現的玉米田裡,盡其所能地想辦法,種出最好的玉米。而包含農夫們種玉米的過程、可能被種出來的玉米,都最好應該希望拜託能夠高度地達到,那些鑽研了一輩子玉米的玉米專家的認可。 還是太複雜了? 沒關係,我今天只想說說西瓜農夫和玉米田的關係。 先不管為什麼,這群種了一輩子西瓜的農夫,輾轉地被找來種玉米。儘管西瓜和玉米都是作物,都得灑下種子然後耕耘,接著施肥除草耐心等待收成。然而西瓜就是西瓜,玉米就是玉米;拿種西瓜的方法來種玉米,到底會長出什麼呢? 而那些農夫,不管是道聽塗說地以為種玉米既好玩又能賺更多錢,還是純綷以為種西瓜和種玉米的技巧大同小異;如今的現況是,他們身在玉米田裡,並且被要求必須種出合格的玉米。那麼,大概會出現幾種可能。 第一類農夫可能會認為西瓜和玉米差不多,種法自然也是大同小異;所以抱著「我最會種西瓜,當然也可以種出好玉米。」的心情,就這麼開始了。 另一類農夫知道西瓜和玉米不同,種法應該也有一點不同;於是乎便查了些資料,或許還上了些玉米知識課,靠著短時的學習與過去種田的經驗,就這麼種起了玉米來。 當然,世界上還是有專種玉米的第三類農夫的。只不過在這些農夫裡,有的對田地挑三揀四,有的只懂得如何在旱地環境裡種植;有的,雖然比第二類農夫知道更多的玉米種植知識,卻是從來都沒有下過田。 面對這些農夫,玉米田應該如何被期望呢?原本肥沃的田地會這樣就被種死了嗎?而原本荒蕪的田地,會不會反而因此而得到重生的機會,還是最終成為與玉米完全絕緣的土地? 小時候我們都背過「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之類的名言,然而長大以後,怎麼就才發現原來名言只是名言;原來很多人都只想著收穫,放棄探究栽種的過程,也放棄等待收成的耐心。看著這些,我想我只能安慰自己,世界本來就沒有道理。 或許將來,會有某個西瓜專業的農夫種出一山頭的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