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7的文章

【續心法】活動設計分享之租房篇

計畫趕不上變化,寫完 租房情境題 隔天馬上接到出國任務,接著就是一連串的行程調整。距離前文說好的明天一眨眼已經一個多月;這些時間,老師們大概已經發展出好幾個解題活動了吧?今天不對答案,直接給步驟加操作分享。 操作步驟 1. 三人一組,合力畫出一張租房圖並盡可能描述細節; 2. 各組選一位到隔壁當房客,留在原組的兩位各別擔任房東與舊房客,兩人的任務是介紹房間,並說服新房客入住; 3. 上一動重複三次,老師要確認每個人都輪流扮演過不同角色; 4. 投票選出最受歡迎的租房。 設計說明 因為教室空間不夠,過去操作時習慣全員亂走的方法自然無法採用。於是我讓學生分組移動,算是小小補足無法走動的遺憾。但空間小容易塞車,因此我請學生往同方向轉動;也就是一起往順時針或逆時針前進。第一次的轉動只要成功,接下來的學生就知道要模仿,對教室秩序有很大的幫助。 我把這次的租房活動放在全課的最後;作為比較大的統整複習,要盡量讓學生有表述的機會。第一動的合力畫租房,學生得互相協調、詢問各自想要的空間、配備,甚至方位或其他條件,這是第一次的語義協商與練習。 第二動是重要的練習部分,學生一共會有三次練習機會。以首次轉動的學生為例,第一次要學習聽房東與舊房客的介紹,並提出關於租房的問題。第二次成為舊房客,要仔細聽房東介紹租房並伺機幫腔或回答新房客問題。第三次擔任房東,就負責主要的租房介紹與說服任務。 之所以設計三種角色,有兩個原因。第一,自由問答對學生而言並不容易,除了要聽懂訊息、問對問題,還要能夠順暢表達。這些能力都需要透過實際操作與反覆練習才能有效提升;新舊房客與房東的三種角色,就是要學生在不同的角色裡分別練習不同的語言技能,進而達到熟悉與運用的能力。 第二個原因,有經驗的老師們應該猜到了;就是把學生搞得很忙啊!同樣一張租房圖要連講三遍,是人都會覺得無聊。如果不增加一點變化或調整任務難度,學生怎麼會甘願連說個三四五六次。 操作心得 老實說,上這堂課的那天剛好是近期行程最崩潰的那天。當天從清晨開始就是滿滿的行程,硬是從中間抽出三小時奔回學校上課,接著又趕回去交作業,晚上還跑去聽演講。上課時,心裡一邊繫著未完的行程與待改的細節,一邊還要完成進度,把課上好;真的是很不知死活。 所以心得第一點就是 不要把自己搞死 專心。活動要做得順利,需要老師有顆清楚的腦

想要不是用說的,要去做

算算從美加回來也十天了,剛好把出國前累積的工作清了個段落。想起在美加的短短四週,跑了五個城市、認識了三百餘位老師,到現在仍然覺得不太真實。原來我以為跟過去經歷完全無關的教學工作,現在看著卻發現,這個行業不但融合了許多吸引我的元素,也開發了我從沒想過的能力。  紐約街頭之做什麼都沒人圍觀 這幾年看著好多好多對華教有興趣的朋友們陸續投入,一方面覺得開心,這行總算不再是中文附屬行業;但一方面也覺得擔心,台灣這個傳統小市場要如何容納這麼多神兵勇將。而這兩年開始大量接觸新老師,這種開心與擔心就更強烈了。 在新老師身上,我總能感受到滿滿的熱力與好奇。他們觀察吸收著圈子裡的每件事,從怎麼成為團體中的一份子、怎麼站上台不被自己的恐懼嚇倒、怎麼調整眾人的情緒藉以完成台上該完成的事。每一次的備課討論、實際教學、觀課檢討,都是一次又一次的關卡。 過程中,我看到有些人順利破關往前走,有人卡了關但總算勉力通過;難免也有一些卡得比較嚴重,只能選擇放生的。然而不管往前或卡關,整體來說,在台灣只要有心成為華語老師,是不會找不到機會的。 可能你會覺得,現在的機會都不夠好,達不到你原本對這份工作的期待。的確,在台灣這個看似古板又飽和的小市場裡,基本上你很難一上完師資班就成為中心老師或拿到外派缺。但市場小不等於沒市場,一直站在門外,是永遠也無法開始的。 那些在你看來很鳥很不符合人體工學的教學或相關工作,其實是經過許多人奔走策劃出資貢獻,才得以成形的機會。而那些機會的背後,可能正蘊藏著開啟你往後工作生涯的鑰匙;可能是一種能力,可能是一位貴人。 以這次的海外教學分享來說,整組夥伴幾乎都是以前鬼混時就認識的。包括第一次師資班同學兼後來的好同事、北京實習的同事兼學姐、研所時期合作過看起來很犀利但其實是可愛網紅的專家。而最不熟的網友同伴,相處四週下來也變成了互虧不嘴軟的朋友。 這些關係與機會,都不是上完課就會自己跑出來的。當下看似理性的決定,可能默默地影響著未來的方向;現在認識的每一個人,說不準未來就是那個下關鍵決策影響你一生的人。 這麼說不是想嚇大家,而是想強調把握每次機會的重要性。就像我得到的第一份全職教學工作,其實也是靠著厚臉皮地在面試結果出爐之後,又是寫信又是打電話地去盧老闆,才讓她在最後關頭改變心意勇敢錄取我一樣。 Step on 這個月在海外看了

【2017華府】地大人優的樂觀沃土

華府第一眼,有一種過度有序的感覺。偌大的機場乾乾淨淨,連出關領行李都要搭乘接駁火車,片刻有一種身在日本的錯覺。循著公路進入市區,入眼所及是更廣闊的土地與更整潔的設施;首都加特區的雙重光環,果然讓這個城市不同於其他。 Dulles機場接駁示意圖 班機延誤的關係讓我們遇上下班車潮,卻也正好給了我們機會繞道去看場地。車子停在一座貌似學校的建築前方,門前一晃眼而過的公共藝術赫然是個台灣地圖,這才更加驚覺華府之氣派與重要。 幾年前第一次造訪波士頓時,曾經暗自讚嘆那裡的土地之廣褒與對萬物之包容。如今到了華府,才發現這種對廣闊的期望原來源自於過於習慣的擁擠;要是回台灣以後不適應,絕對有一半是因為對這個城市的念念不忘。 華府僑教中心 巡迴最後一站,心理與生理都有點倦了。想著課程簡報的細節、數算手邊僅有的教具,不知道華府的老師們,會是什麼樣子?將近一個月與僑教老師們的頻繁接觸,讓我理解海外華教的辛苦。在這種極度缺乏資源、環境與人力的條件下,連抱怨都成為奢侈的事。而除了極大化創意、極小化困難之外,堅定的信心與無可救藥的熱情,才是推動他們前進的力量。 作為此行與此地短暫的過客,我能做的,也只有拼了命地傳達一些我認為有用的想法和做法。無論成效如何,至少能夠給老師們留下一點開心的記憶。 最後一站的風景 三天課程下來,我不知道有沒有給華府老師們留下了什麼,倒是老師們給足了我無限的溫暖與關懷。從照顧我們的校長、僑教長官,和好多位幫倒茶水拿點心送禮物的老師們,個個都讓我覺得感激。 在國外生活過幾年,每次都是這種收到好意卻無以為報的角色,真的讓我心裡很過意不去。但慢熱的我除了說謝謝,來不及表達的感動也只能放在心裡發酵。如果以後我也有角色轉換的一天,期望自己也能像他們一樣熱情熱心、無可救藥地把樂觀感染給更多人。 最後一張不正經自拍

【2017紐約】慢熱一樣會熟

搭便車從紐澤西到紐約。公路上邊塞車邊聊天,遠處的城市燈景搭配正圓的滿月,試著拍了幾張都沒成功,只好獨享這趟旅程裡難得的寧靜。進到旅館房間,勉強東拐西轉地把行李箱塞進房裡的空位;果然,回到城市了。 這個全世界最城市的城市、就算沒來過也一定聽過的紐約,只待兩天真的就是一種看得到吃不到的折磨。但還好以前已經來過幾次,而且這次也不是來玩的,就把這幾天所見拿來回味比對吧! 紐約地鐵 to Flushing 由於種種因素,紐約行程特別地趕。一天半的濃縮課程相當緊湊,時間必須抓得精準才不會引發各段延誤。不巧的又遇上網路連線問題,整個讓人很頭大。 不過兵來將擋,不同的課室狀況就得用不同的辦法來解決。與哈哈老師討論之後,隔天起個大早直接衝教室喬設備。邊喬又邊折騰了工作人員一番,直到上課時間逼近才總算搞定一切。 好開心的一幅畫 沒想到上完課,兩人都感覺哪裡不對。回飯店的一路上各自沈思,回房間忙完瑣事又開起電腦繼續抓頭。回想上課的情景,雖然老師們都很配合,但氣氛似乎就是不怎麼熱烈。邊檢視幾個腦海中浮上來的畫面,心裡卻隱約出現一些聲音。 這個最城市裡的城市人,身上罩著的冷靜與透出的犀利與精準,恰恰如同進城那晚見到的滿月一樣,毫無缺陷。不過好歹我也是個偽台北人,作為半個城市人,不對,作為靠華教吃飯的人,才不會這樣就認輸。 好匆忙的不正經自拍 隔天我帶著紐約專屬版課程進場,買好咖啡準備應戰。誰知老師們竟然陸續來和我搭話,教室溫度彷彿從冰箱轉進微波爐。還搞不清楚狀況時卻又到點準備上課了,只好把疑惑擱在一旁先上台開工。 哪知才開始沒多久,老師們竟然此起彼落的回應起問題,甚至連前一天嘴角紋風不動的一位老師也舉手說了話。霎時我感覺教室彷彿變成預熱整晚的平底鍋,鍋裡的玉米粒吸飽了熱度,時機成熟時,便一個接一個地變身成油亮亮的爆米花。 課後到離去前,又是一陣唏哩呼嚕。合照、說話、結業、訪問、收傢私幾件事同時進行,還要爭取時間奔回旅館領行李,最後才開上往機場的公路,準備趕最後一刻的飛機。 校長出手就是不一樣 相比各站,紐約停留時間最短,但這站教學卻給我留下最鮮明的印象。老師和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學生各有各的性格,老師當然也有。儘管我們做的是同樣名稱的工作,但各人展現方式不同,對這份工作的期待也不同,因此豐富了這個領域的樣貌。 師

【2017紐澤西】做事的人不缺伴

第一次來到紐澤西,總算解了一直以來的謎。原來紐澤西不是紐約郊區,從紐澤西到紐約也不像從板橋到台北那麼方便。但相較於去過兩次的紐約,紐澤西的第一眼印象倒是很入我心。 從路邊的木頭電線杆、略顯斑駁的房舍,還有視野寬廣的天空,在在都讓我想到中美洲的日常景象。可惜在紐澤西的幾天沒遇見太多西語人,只能等進紐約再感受濃濃的拉美氛圍了。 作為中繼點的第三站,課量卻是五站中最多的。再加上這站得多上一堂從來沒開箱過的文化課,心裡真的是忐忑到不行。為了這門課,出發前還厚著臉皮去打擾了幾位有經驗的老師們;就算不知道要教什麼,聽聽她們的看法安定一點軍心也好。 文化課成品呈現 最後,我考量自己的興趣和手殘程度,決定選擇比較熟悉的陶瓷。從導覽的角度轉成師訓教學,一開始一直卡在知識面。還好朋友給了許多建議,加上臨行前的簡報邏輯,才慢慢熬成最後的成品。幸好教學效果看起來還不錯,總算也沒有枉費我導了幾年的陶瓷。 三天的課程下來,不小心讓自己講到燒聲。一方面因為課量比較多,另一個原因是自己也玩得很開心。紐澤西的老師們組成多元、學習意願強盛,第一堂課以後就一直有老師來問問題。而且在眾多資深老師中,赫然出現幾位特別年輕的新血,他們認真地提問、表達自己的看法,讓人忍不住就想多說一點,想方法鼓勵他們。 這次玩到慈濟自己人   與前兩站比起來,紐澤西老師們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特別強的凝聚力。比台北大上八十倍的紐澤西,散落在各地的老師卻不辭千里而來;以及在活動背後支持的會長校長董事長們,個個在活動中變成萬能工具人。儘管每站的工作人員都同樣辛苦,但不知道為什麼,這一站特別有金剛戰士合體變身的感覺。 照樣有不正經自拍 我想,這種心情應該是受到活動前一晚的影響吧! 那天吃完晚飯後,我們恰好遇上場地開門。一探頭才發現是董事長和會長兩人在場佈,便進去打了招呼。沒想到招呼才剛打完,我就發現場地座位的排法有問題。和兩位前輩們溝通後,他們一句抱怨也沒說,就放下手邊的工作,開始按照我們的想法重新排座位。 有圖為證之桌椅大搬風 看著他們任勞任怨地做這種和頭銜一點也不相符的事,讓我在深受感動之餘,更對他們多了幾分尊敬與佩服。我們的社會裡,從來就是批評的多過做事的,而上位者向來被視為動嘴的前者。但在紐澤西,上位者同時也是最前線的做事者;有這

【2017波士頓】認真的氣味

第二次來到波士頓,仍然匆忙地沒能好好看看這城市。三年前為了參加朋友婚禮,特地在回台前來了一趟。一個白天的停留時間,雖然只夠走完Freedom trail,但也已經給夠我喜歡這個城市的理由。 有了第一站的經驗,心情安定不少,不過還是忍不住打開PPT改改改,改到連飯店門都不想出。但當地鄉親熱情安排,加上想起同伴初次到訪美東,只好放自己一點空,重新看看這片記憶裡的美麗風景。 不上課就變兩枚屁孩 共學的幾天裡,一直感覺這裡的老師有種說不出來的熟悉感。她們聽講的時候異常安靜,但做活動的時候又瘋得像忘記吃藥。有問題的時候會直接犀利發問,講到點上的時候不是低頭狂記就是用熱切地視線融化你。 在這種動靜分明、冷靜與熱情調控得近乎完美的課堂裡,一方面覺得老師們自制地讓人很讚嘆,一方面卻又感覺有一堵什麼隔在不太大的空間裡。直到最後一堂課結束,老師們紛紛上前要求合照、交換連絡方式,才總算消解了那一點什麼。 照例不正經自拍 突然間我明白這種氣味從何而來。這座作為大米建國起點、多所知名學府所在的城市,不只土地本身承載了無所逃避的責任,生活在這城市裡的人似乎也必須肩負起任重道遠的那一擔子。 這種來自外部的龐大驅動力,促使了小小的人們或甘或迫地往前走,但又企圖維繫著日常的一如既往與處變不驚。而這種氣味,就跟我天天見到的台北人如出一轍-看起來平靜無波的往來,但水面底下藏著求知若渴拼命划動的雙璞。好認真,也好讓人不捨。 又玩到校長XDDD 這些老師們離開自己的家鄉,留在另一片土地生長,在與原生土地日漸疏離的同時,還得努力承續原生土地的文化與記憶。我想起更早時候的農技團技師與太太們,想起他們無怨無尤的付出,也想起他們的悲喜歡愁;不同的位置上有不同的風景,相同的風景裡,也會有不同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