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應了第一站的某位老師要記下此行的交流心得。她希望我收集各站的教學互動、課程設計等現場精華。為了避免回台後忘個精光,於是有了巡迴期間的各站記錄。不過隨著行程走到中段,我開始感覺到僑校教學圈的輪廓,但卻不確定是否應該繼續往下寫。 我一方面懷疑自己所見過於片面,一方面卻又為我觀察到的這一切感到擔心。回來以後,我刻意忽略這篇文章,想讓它就這麼被時間浸沒。但自己起的頭,放著也不會有人理。就像情緒積久了早晚要爆炸,倒不如一次講完講滿來得清心。 僑校存在與發展歷時已久,我這次看到的只是非常小的一面,心得或想法肯定是不夠完全。但作為個人的教學觀摩記錄也好,作為引動討論或行動的引子也好,總希望能夠留下這麼一筆。 我看到的僑校 僑校雖然有個校字,但上課時間只有週末的半天或一天。以每次上課三小時來算,扣掉寒暑過年等假期;一年下來,學生的總學習時數不到150小時。 這樣的時數差不多是學生在語言中心學三個月的份量。把150個學時分散在一年裡學習,很明顯大概達不到什麼明顯的學習效果。其次,僑校學生大部分都是在學中的學齡生;平常有正規的學校要去、課後有社團活動要參加、週末可能還有時不時的聚會或科研活動。僑校能夠分到的學生注意力真的很有限。 除了上課時間不長,老師與校務運作人員也不容易覓得。以這次的觀察來說,大概將近半數的老師都是由學生的爸媽們擔任。這些爸媽老師們有些有相關的教學經驗,有些,就是抱著一顆熱情奉獻的心加入。至於願意擔任校長、教務主任這種職缺的資深元老們,就更別提他們有多佛心來著了。 僑校由於經費有限,學費又收得便宜;扣除維持學校的必要支出,能付給老師們的鐘點費並不多。於是,就出現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典型台灣人性格。能教的教、能幫的幫、能自己吸收的,就當作功德一樣地不求回報灑出去。 但,一個原本應該正常運作的學習組織,就這麼長成了能辦一次是一次、能撐一年算一年的志工社團。 美德或窠臼 僑校師長們之所以讓我覺得特別親切,大概是因為他們總讓我想起初出國時,受到來自技術團長輩們無微不至照顧的那些記憶。這些早早離鄉出外求生、獨自在海外打拚出一番家業的人們,個個充滿人生故事,卻無從與人訴說。因此每每遇見同鄉同語人,就是一股熱心熱腸地大力款待。 這樣的熱情溫暖得令人感覺世界超光明,任何陰暗都將無以為繼。但想讓組織持續運作、或讓學習繼續深化,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