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貴人學姐臨時必須缺席,原訂她發表我瞎晃晚上一起SHARE房間的行程變成獨自一人參加不知名會議兼代以英文發表不熟悉題目的意外安排。也所以,這趟隨口答應下來的芝加哥行竟然莫名地標誌了我許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在美國內陸旅行、第一次用英文發表研究、第一次參加吃住隨我花的會議,以及第一次一個人獨享整間旅館房間。
這樣的結果其實挺好的,即便是得用破爛英文代發表,也是一種替未來以英文發表自己文章的舖墊。而且最後一天不到八小時的市區遊盪之行,更是意外中的大驚豔。除了紐約,芝加哥目前急速攀升到最喜愛的美國城市第二名(是說也沒去過幾個城市XDD)。不過整趟行程最大的收獲,應該是讓自己找回了過去對旅行的感覺。
自從幾年前的南美大放逐之後,我對旅行開始覺得意興闌珊。可能是一次把想看的許多都看完了,可能是第一次旅行到出現厭煩的感覺,也可能是對一個人旅行覺得疲憊不堪再也不想移動了......當時花六個星期獨自把南美三國走了一圈之後,就再也對旅行提不起勁。儘管心裡還有許多想去的國家、想看的景色,但身體卻像失去動力的歐豆麥一樣,只能推著慢慢步輪而無法在道路上馳騁。
所以當貴人學姐找我一起去芝加哥時,我也只是覺得無可無不可的說了好,卻沒想到最後,還是成了一個人的旅行。說真的,要不是機票已經開下去,我大概又要在出發前澈夜上演去或不去的大抉擇了吧。
說起來,跟芝加哥是有那麼一點小小的淵源的。當時在某宗教集團工作時,某個NGO秘書來訪,就送了我一本芝加哥城市書。禮雖然不輕,但那時候的我對芝加哥一點感覺也沒有,隨手翻過也不覺得那些城市景色有什麼好看。相反的,我反而比較想要她送給其他人的特色書籤,當時的我心裡還小小糾結了一下。
不過從離開會議場地搭火車進市區再搭公車和地鐵亂逛一通最後回到機場的這一小段路裡,芝加哥的人和景都給了我高度的愉悅,像是千禧公園裡那個名為雲門但看起來就像顆銀色大綠豆的好玩東西,或是一下公車就遇到的經典芝加哥劇院招牌,當然,還有那棟長得像開花玉米但可能技術不好車子就會掉下來的停車大樓。
除了這些新奇的地方,其實更多的景色讓我想到的,是以前走過的很多片段。像是入口像紐約內裝像台北的地鐵,雖然長得大同小異但比紐約的多了點藝術氣息也比台北的多了些粗獷。還有某座像天津車站前的不知名大橋、載著大扭傷的我回北京的那列山西動車,和佔據整個河岸活像Monterey / 巴拿馬 / 香港 / 淡水的放大版漁人碼頭,以及標誌城市發展的虛華犘天輪和東西方皆信的許願河 / 池。
景色以外,當然也有不少人的故事發生。像是整月台的人替一個年輕男孩大聲加油,讓他用跑百米的速度超越火車車速早一步飛身進站;像是火車上告訴我底特律現在提倡在城市裡務農還慫恿我去那裡買房子的英語志工;像是發現我的卡買不了票最後大方讓我免費入站的熱情地鐵員;還有連續兩次載到拉著行李逛大街的我但卻什麼都沒說的冷淡公車司機。
跟其他經驗比起來,芝加哥市區的這一個白天其實短到我可能眨個眼就忘記,但就像旅行的本意一樣,我們總是會在不經意的地方發現預料外的收獲,也總會在人生的某個轉角後發現另一片天空。這趟旅行,我想是來得剛好。
這樣的結果其實挺好的,即便是得用破爛英文代發表,也是一種替未來以英文發表自己文章的舖墊。而且最後一天不到八小時的市區遊盪之行,更是意外中的大驚豔。除了紐約,芝加哥目前急速攀升到最喜愛的美國城市第二名(是說也沒去過幾個城市XDD)。不過整趟行程最大的收獲,應該是讓自己找回了過去對旅行的感覺。
自從幾年前的南美大放逐之後,我對旅行開始覺得意興闌珊。可能是一次把想看的許多都看完了,可能是第一次旅行到出現厭煩的感覺,也可能是對一個人旅行覺得疲憊不堪再也不想移動了......當時花六個星期獨自把南美三國走了一圈之後,就再也對旅行提不起勁。儘管心裡還有許多想去的國家、想看的景色,但身體卻像失去動力的歐豆麥一樣,只能推著慢慢步輪而無法在道路上馳騁。
所以當貴人學姐找我一起去芝加哥時,我也只是覺得無可無不可的說了好,卻沒想到最後,還是成了一個人的旅行。說真的,要不是機票已經開下去,我大概又要在出發前澈夜上演去或不去的大抉擇了吧。
說起來,跟芝加哥是有那麼一點小小的淵源的。當時在某宗教集團工作時,某個NGO秘書來訪,就送了我一本芝加哥城市書。禮雖然不輕,但那時候的我對芝加哥一點感覺也沒有,隨手翻過也不覺得那些城市景色有什麼好看。相反的,我反而比較想要她送給其他人的特色書籤,當時的我心裡還小小糾結了一下。
不過從離開會議場地搭火車進市區再搭公車和地鐵亂逛一通最後回到機場的這一小段路裡,芝加哥的人和景都給了我高度的愉悅,像是千禧公園裡那個名為雲門但看起來就像顆銀色大綠豆的好玩東西,或是一下公車就遇到的經典芝加哥劇院招牌,當然,還有那棟長得像開花玉米但可能技術不好車子就會掉下來的停車大樓。
<SO Chicago> |
<not SO Chicago> |
跟其他經驗比起來,芝加哥市區的這一個白天其實短到我可能眨個眼就忘記,但就像旅行的本意一樣,我們總是會在不經意的地方發現預料外的收獲,也總會在人生的某個轉角後發現另一片天空。這趟旅行,我想是來得剛好。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