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台五週,轉眼即過。一生一世的前一年,我與我的臺灣在關係上似乎發生了一點改變。變得,更像是過客與驛站;更像是歸人與原鄉;又或,更像是某種叛逃與堅守。
這一年,停留在洋東十月有餘,每次回來,總是為了那個未完成的目標。就像被偏執症制約的病人,不完成已經開啟的任務便不罷休;就像曾經的每段徒步旅行,不走到下一站便不肯歇息。不管下一動是放棄或繼續,也不管下一站在不在原訂的地圖中。
帶著待完成的清單,在這些熟悉氣味太強的城市裡我的腳步總是太匆匆。儘管該見的該去的該做的都完成了,也儘管該笑的該聊的該抱怨的都訴說了,卻仍然感覺像是輕輕點過水面的蜻蜓一般,杳無痕跡。
像是間歇性地發現白髮一樣,比起離開一整年再回來的久別,在同一年中陸續再見的心情,反而更強烈地刺激著腦子裡存留著的某幾個關鍵字,與某幾條反應路徑與節點。
也因此,很久以前縈繞在腦海裡的某些問題,如今又伴隨著眼前的重回思路之中。我記得,那個時候我想了很久,最後是上天給了我下一站的名字。而此刻,我走在前往某一站的終點,卻重新帶著上路前的疑惑。
套用某個姐姐給過我的詞,或許這個疑惑,可以叫做初衷。
眼前的這一站,初衷何在;這一站的前一站,又所為何去;而前幾個站裡究竟又有多少個,我是帶著清明的想法而去的?
說真的,我不知道。
作為一個以行動驗證思想的人,我清楚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但對於那些要的,卻不總是能夠說得明白為什麼。就像是收集了好久的某些小東西,每次整理時都想著它可能的用途,但卻永遠也無法為它們找到個合適的出路,也說不上為什麼要收集它們的那種尷尬感覺。
想不清,又拋不棄,只好,就這麼留下。
只好,就這麼帶著疑惑,繼續往遠方那渺小的黑點直線前進。然後希望自己在喘過了那口氣之後,找到可能有答案的下一站。
這一年,停留在洋東十月有餘,每次回來,總是為了那個未完成的目標。就像被偏執症制約的病人,不完成已經開啟的任務便不罷休;就像曾經的每段徒步旅行,不走到下一站便不肯歇息。不管下一動是放棄或繼續,也不管下一站在不在原訂的地圖中。
帶著待完成的清單,在這些熟悉氣味太強的城市裡我的腳步總是太匆匆。儘管該見的該去的該做的都完成了,也儘管該笑的該聊的該抱怨的都訴說了,卻仍然感覺像是輕輕點過水面的蜻蜓一般,杳無痕跡。
像是間歇性地發現白髮一樣,比起離開一整年再回來的久別,在同一年中陸續再見的心情,反而更強烈地刺激著腦子裡存留著的某幾個關鍵字,與某幾條反應路徑與節點。
也因此,很久以前縈繞在腦海裡的某些問題,如今又伴隨著眼前的重回思路之中。我記得,那個時候我想了很久,最後是上天給了我下一站的名字。而此刻,我走在前往某一站的終點,卻重新帶著上路前的疑惑。
套用某個姐姐給過我的詞,或許這個疑惑,可以叫做初衷。
眼前的這一站,初衷何在;這一站的前一站,又所為何去;而前幾個站裡究竟又有多少個,我是帶著清明的想法而去的?
說真的,我不知道。
作為一個以行動驗證思想的人,我清楚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但對於那些要的,卻不總是能夠說得明白為什麼。就像是收集了好久的某些小東西,每次整理時都想著它可能的用途,但卻永遠也無法為它們找到個合適的出路,也說不上為什麼要收集它們的那種尷尬感覺。
想不清,又拋不棄,只好,就這麼留下。
只好,就這麼帶著疑惑,繼續往遠方那渺小的黑點直線前進。然後希望自己在喘過了那口氣之後,找到可能有答案的下一站。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