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前半年的營隊人生,從那些觀不完的課、看不完的教案和寫不完的報告裡回到老師該出現的場域。混合一種惆然解脫和期待,正式在這棟差不多爛熟了的樓裡帶了班。不過雖然是同樣一棟樓,卻多了一點微妙和久違的心情。這種久違的感覺很違和,但好像也很自然;畢竟,這大概算是好久以後才又在台灣帶過的班型。
抱歉的是這次仍是倉促上陣,手邊也還有其他工作,能備課的時間真的不多。但我想大概是終於有點成長了的證明;第一天走進教室,感覺竟像是走進一個曾經的老地方,泰泰然然地,邊看著這些似曾相識的面孔邊轉出他們需要的東西。
有趣的是,在帶這個班的時期裡,我反而一直想到真正的第一個班裡的情景。那個位於三個半小時的莒光車程外,有如仙境一般城市裡的,入行第一班。
那時候,菜到不行的我在開課前天拉著一卡皮箱,住進一個簡陃到無法防寒的便宜小套房。到學校辦了該辦的手續,拿了教材以後,就窩回小房間裡備課到天明。澈夜未眠的秋末,我裹著不夠厚的被子,手抖牙齒抖地捧著它認識我我不認識它的教材;那一個不知是緊張還是冷得無法入眠的夜晚,直到現在,仍然歷歷在目。
在那個仙境裡,我傻傻地掛上了老師這個稱號,以我極其有限的理解在教室裡自以為專業地上起課來。如今回想起來,只剩下幾個與學生們互動的片段,和好些個生活的畫面。記憶裡的那些臉孔稍微模糊了,不過我還記得班裡那個長得像大雄名字也剛好叫大雄的日本學生、趁著育嬰假來台灣休息兼學習的年輕德國媽媽、來自菲律賓戴著眼鏡身高不太高的修女,和一個學了八百年卻仍然聲調詭異而且打死不學寫字的土耳其廚師。
至於到底是怎麼把那些課上完的,我還真的連一秒鐘也想不起來了。
跟現在比起來,那段時間其實比較像是撫慰自己未能繼續往前的腳步。那時候,還沒有結束流浪欲的我,每次走進教室,就有一種彷彿自己又踏上了某段旅程的感覺。而老師應該是什麼樣子、華語應該怎麼教、學生應該怎麼進步等等,這些問題在當時,似乎只在備課備到意識消失前才會偶爾出現;像是一抹既矇矓又模糊的黑影一般,眨眼即逝。
後來,我仍然是抵擋不了心裡的想望,又出走了幾趟。直到如今,才又繞回到這裡來。所以我猜,這大概是上天為了開示我而不斷復現的線索。而為了要抵達這裡而走的這一大圈,現在看來,原來是比什麼都值得的經歷。
抱歉的是這次仍是倉促上陣,手邊也還有其他工作,能備課的時間真的不多。但我想大概是終於有點成長了的證明;第一天走進教室,感覺竟像是走進一個曾經的老地方,泰泰然然地,邊看著這些似曾相識的面孔邊轉出他們需要的東西。
有趣的是,在帶這個班的時期裡,我反而一直想到真正的第一個班裡的情景。那個位於三個半小時的莒光車程外,有如仙境一般城市裡的,入行第一班。
那時候,菜到不行的我在開課前天拉著一卡皮箱,住進一個簡陃到無法防寒的便宜小套房。到學校辦了該辦的手續,拿了教材以後,就窩回小房間裡備課到天明。澈夜未眠的秋末,我裹著不夠厚的被子,手抖牙齒抖地捧著它認識我我不認識它的教材;那一個不知是緊張還是冷得無法入眠的夜晚,直到現在,仍然歷歷在目。
在那個仙境裡,我傻傻地掛上了老師這個稱號,以我極其有限的理解在教室裡自以為專業地上起課來。如今回想起來,只剩下幾個與學生們互動的片段,和好些個生活的畫面。記憶裡的那些臉孔稍微模糊了,不過我還記得班裡那個長得像大雄名字也剛好叫大雄的日本學生、趁著育嬰假來台灣休息兼學習的年輕德國媽媽、來自菲律賓戴著眼鏡身高不太高的修女,和一個學了八百年卻仍然聲調詭異而且打死不學寫字的土耳其廚師。
至於到底是怎麼把那些課上完的,我還真的連一秒鐘也想不起來了。
First group class @ Hualien, Taiwan |
後來,我仍然是抵擋不了心裡的想望,又出走了幾趟。直到如今,才又繞回到這裡來。所以我猜,這大概是上天為了開示我而不斷復現的線索。而為了要抵達這裡而走的這一大圈,現在看來,原來是比什麼都值得的經歷。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