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開學的前三週是我最忙的時候。並不是因為前三週的進度比較快,而是因為前三週的努力,往往會決定了三個月後的畫面。這個畫面除了學生的學習成效,還包括學生們能否從同學變成朋友;以及分道揚鑣以後,老師會被怨恨或是被想念。
所以,就算這幾週是感受最多的時候,很多想法也只能速速筆記,待日後有點空再把它比較好地消化並記錄下來。而班級經營就是其中一件。
這件事,從在大米時期邊看邊學、回台灣以後邊做邊改;一直到今年才看清楚,原來自己這時期忙著的這些大小事,就是圈子裡所謂的「班級經營」。今天就整理自己的三個做法,給自己記錄,也給需要的老師們參考。
1. 分享課室權力
對我來說,學習是學生的事,老師只能從旁引導。就算學生習慣以老師馬首是瞻,但學生不一定得靠老師才能學會語言。而且,教室裡只有老師是成不了事的;沒有學生的實際參與,教學也不會成立。
因此在學期開始時,我就會讓學生一同參與制定整個學期的遊戲規則。除了學校安排好的規定,其他諸如隨堂小考、校外教學、口頭報告、作業繳交,都由學生說了算。我需要做的,就是確認在這樣的遊戲規則之下,不會影響教學進度,還能完成既有的學校規定。
通常這種方式在遇到學生專業戶時,會出現一點阻力。大部分是因為,他們似乎從沒遇過這種可以談條件的老師,因此顯得無所適從。比較不安的學生會在前幾堂課重覆確認,不過一旦有其他學生開始做了,他們也就從善如流了。
2. 增加同儕連結
比起老師,我認為最能幫助學生的就是他旁邊的同學。畢竟老師和學生的相處也就是每天的幾個小時;離開教室以後,從異鄉來的這些學生,馬上又回到舉目無親的環境裡。要是在教室裡的幾個小時,除了有母語者老師可以協助學習,還可以跟班上同學建立起課後連結,不是更有意義嗎?
為此,我會儘量把課上非老師必要的操作交給學生。像是由學生指定練習人選、自己找討論的同伴、創造更多課上的對話練習,或設定課後必須共同完成的口說作業。學生透過這些與同學說話的機會,就有更多找到共同點的可能,成為朋友的機率自然也更高了。
不過這對老師來說,必須練習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特別是一些對母語者很簡單、但對學習者很必要的交際動作上。比如認讀練習時,學生得指定下一位人選;剛來的學生很容易用「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向老師求救。這時候,老師得控制自己不要多嘴。因為老師要是一不小心幫了忙,學生就少了一次練習問別人名字的機會了。
3. 塑造共同目標
對這裡的學生來說,最簡單而明確的目標就是升級考試。為了不要被留級、不要重讀那些已知的課本內容,學生們通常會拼了老命地爬過及格那條線。但對一些沒有時間或金錢壓力的學生來說,這個考試不過是形同虛設。
這時候,老師就得創造出其它的共同目標。如果是感情好的,就塑造出「一個都不能少」的革命氛圍;如果是書蟲掛的,就把上課內容設計成破關模式,讓他們一起研究怎麼K.O.困難語法;如果有適應困難的,就多做兩個戶外活動,強化他們的生存配備。
總之,就是哪壺能提就提哪壺。
說實在,學校從來沒有規定過我要做這些事;在研所讀過的書裡,也沒見過類似的主題。我做的這些事,純粹就是我覺得應該要做。當然,我也不是一開始就有這個意識的。沒有人天生就知道怎麼當老師,老師也是在學習以後才知道怎麼成為一個老師的。
而我,在幾個班級的出現又離去之後,才開始慢慢習慣自己是個老師。然後,再幾個班級的出現又離去,有的開心不捨、有的平淡如水之後,才感覺到不同班級之間的不同差異。
從這些差異裡,我發現除了教學專業以外,還有更多影響學習成效的因素。於是我開始觀察,並照著課堂的反應調整。撇開教學內容,作為一個引導者的我希望,不管是怎麼樣的組合,至少在散去時,都能夠笑著說再見。
不管這段共處的時間裡,參與者有沒有如願獲得他們想要的;最起碼,我希望他們在往後回想時,不會出現不愉快的記憶。就像導覽到最後,一定要有的向聽眾表達感謝的動作那樣。一期一會,有始有終。
所以,就算這幾週是感受最多的時候,很多想法也只能速速筆記,待日後有點空再把它比較好地消化並記錄下來。而班級經營就是其中一件。
這件事,從在大米時期邊看邊學、回台灣以後邊做邊改;一直到今年才看清楚,原來自己這時期忙著的這些大小事,就是圈子裡所謂的「班級經營」。今天就整理自己的三個做法,給自己記錄,也給需要的老師們參考。
班級經營的三個做法
1. 分享課室權力
對我來說,學習是學生的事,老師只能從旁引導。就算學生習慣以老師馬首是瞻,但學生不一定得靠老師才能學會語言。而且,教室裡只有老師是成不了事的;沒有學生的實際參與,教學也不會成立。
因此在學期開始時,我就會讓學生一同參與制定整個學期的遊戲規則。除了學校安排好的規定,其他諸如隨堂小考、校外教學、口頭報告、作業繳交,都由學生說了算。我需要做的,就是確認在這樣的遊戲規則之下,不會影響教學進度,還能完成既有的學校規定。
通常這種方式在遇到學生專業戶時,會出現一點阻力。大部分是因為,他們似乎從沒遇過這種可以談條件的老師,因此顯得無所適從。比較不安的學生會在前幾堂課重覆確認,不過一旦有其他學生開始做了,他們也就從善如流了。
2. 增加同儕連結
比起老師,我認為最能幫助學生的就是他旁邊的同學。畢竟老師和學生的相處也就是每天的幾個小時;離開教室以後,從異鄉來的這些學生,馬上又回到舉目無親的環境裡。要是在教室裡的幾個小時,除了有母語者老師可以協助學習,還可以跟班上同學建立起課後連結,不是更有意義嗎?
為此,我會儘量把課上非老師必要的操作交給學生。像是由學生指定練習人選、自己找討論的同伴、創造更多課上的對話練習,或設定課後必須共同完成的口說作業。學生透過這些與同學說話的機會,就有更多找到共同點的可能,成為朋友的機率自然也更高了。
不過這對老師來說,必須練習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特別是一些對母語者很簡單、但對學習者很必要的交際動作上。比如認讀練習時,學生得指定下一位人選;剛來的學生很容易用「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向老師求救。這時候,老師得控制自己不要多嘴。因為老師要是一不小心幫了忙,學生就少了一次練習問別人名字的機會了。
3. 塑造共同目標
對這裡的學生來說,最簡單而明確的目標就是升級考試。為了不要被留級、不要重讀那些已知的課本內容,學生們通常會拼了老命地爬過及格那條線。但對一些沒有時間或金錢壓力的學生來說,這個考試不過是形同虛設。
這時候,老師就得創造出其它的共同目標。如果是感情好的,就塑造出「一個都不能少」的革命氛圍;如果是書蟲掛的,就把上課內容設計成破關模式,讓他們一起研究怎麼K.O.困難語法;如果有適應困難的,就多做兩個戶外活動,強化他們的生存配備。
總之,就是哪壺能提就提哪壺。
上一期畫面-慶祝期末蛋糕 |
為什麼我要做這些
說實在,學校從來沒有規定過我要做這些事;在研所讀過的書裡,也沒見過類似的主題。我做的這些事,純粹就是我覺得應該要做。當然,我也不是一開始就有這個意識的。沒有人天生就知道怎麼當老師,老師也是在學習以後才知道怎麼成為一個老師的。
而我,在幾個班級的出現又離去之後,才開始慢慢習慣自己是個老師。然後,再幾個班級的出現又離去,有的開心不捨、有的平淡如水之後,才感覺到不同班級之間的不同差異。
從這些差異裡,我發現除了教學專業以外,還有更多影響學習成效的因素。於是我開始觀察,並照著課堂的反應調整。撇開教學內容,作為一個引導者的我希望,不管是怎麼樣的組合,至少在散去時,都能夠笑著說再見。
不管這段共處的時間裡,參與者有沒有如願獲得他們想要的;最起碼,我希望他們在往後回想時,不會出現不愉快的記憶。就像導覽到最後,一定要有的向聽眾表達感謝的動作那樣。一期一會,有始有終。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