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兼多職的壞處之一,就是永遠搞不清楚哪天該上班,哪天可以休假,尤其是在遇到週末補班的時候。前兩天盯著行事曆,還沈浸在已排定的工作擋住了想參加活動的懊惱裡時,一通電話解救了我轉不開的腦袋,也解開了我糾結一個多月的惋惜。難得撿到的一天,當然要不醉不歸把力所能及的都排進來才行。
下午先參加了蔣葳老師的工作坊。扣掉在生活圈以外的場地讓人一直想打噴嚏的bug之外,融入暗示教學與戲劇元素的工作坊仍是一如往常的精彩。對我來說,每次參加蔣葳老師的工作坊,都是一種對業內專家所能付出心血的喟嘆。當多數人只在意待遇如何、預算多寡、c/p分配合理與否之時,卻忘了還有另一項反求諸己的選擇;強化既有專業、探求潛藏可能,甚或只是照料個人健康,都是更加實際的辦法。
特別是在這個必須長保活力、不斷給予刺激的教學工作裡,如果平常不多方吸收、充實自己,大概很快就會感覺腸枯思竭,像顆消風的汽球一樣飛散在沈悶的教室裡了。
而儘管參加了這麼幾年,也了解蔣葳老師的風格,這次還是得到了不少啟發。最讓我驚喜的是戲劇成分更加凸出;不管是流動塑像或一人一故事,這些跨界語彙在聲音上直接刺激了我們這些自詡為語言老師的腦袋,並且進一步在行為上打破了我們慣性的教學設計思考。
除此以外,工作坊裡的視聽感官刺激、立體化與圖像化、留白留空的藝術,都讓人對教學和語言有了更開闊的思維。一直以來,蔣老師最讓我無法企及的就是每段活動使用的引導工具;不管是紙張、彩繩、音樂、布偶,不大的行李箱彷彿像是小叮噹的百寶袋,隨手一撈就是彩虹。對我這種怕死了麻煩的人來說,根本是連想都不敢想要達到的境界啊~
另外,老師也用了許多辦法把語言立體化。諸如加入肢體移動建立空間感、使用看得見的道具創造畫面、賦予物件新角色藉以代入外語性格;每一個點都可以連成線,再擴展到面,成為完整的一門教學藝術。而流竄在整個場域氛圍裡的彈性,則跟戴老師傳授的留白藝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晚上趕回市內,加入滿堂的看戲觀眾,重溫六十年代的沒落與煇煌。
五十年代的台灣,經過了初始因大量外來人口與政權的振盪之後,人民生活漸見秩序,農忙之餘的休閒消遣也開始回春。滋養並成長於島上的布袋戲與歌仔戲,應運成為人民心靈的依託;歌仔戲台上的華麗戲服、親切熟悉的鄉音旋律、俊俏小生的朗朗英氣,只是一個過場姿,也能得到滿堂喝采。這無人能擋的魅力及至六十年代,終於消停在政府加強語言的管控力道之下。在學校裡有說國語運動,在電視上限制台語歌曲與劇目的播放時間;內台移到外台,外台不敵養眼歌舞團,許多討生活的綁戲囝仔、傳統戲班劇院就這麼倒在一台電視帶來的衝擊底下。
上面這段,是去年為了第一場外導需要而做的小功課。當時就對那些因生活難過而被送到戲班學作戲的綁戲囝仔感到好奇;今年正巧碰上明華園的跨界新作要重現昔時景象,當然說什麼都得來朝聖一下。
整場戲看下來,除了耳膜切切實實感受到戲班當家小生有如當紅韓流偶像的絕對魅力以外,另一個感受深刻的竟然是戲裡戲外不小心重疊出來的時代淒涼感。
<散戲>描寫傳統戲曲在面臨時代洪流下必然的衰敗。戲裡的團長堅守正統,以她僅有的生活智慧與經驗勉力撐著整個班子;不管是充當戲台上臨時出缺的角色,還是維繫戲台下班底們瀕臨潰散的生活。作為一團之長,就算要犧牲個人姻緣、安穩人生或外人眼裡更高尚的社會地位,仍是在所不惜。
大概,我想,大概是種從下午累積到現在的發洩吧!當你蹲在一個環境裡夠久,就會開始感覺到一些細微的事物。它們或許不是具象的,或許只是一種非常模糊的感覺,但你就是知道,有一些什麼在準備,或其實已經正在發生。很顯然,我蹲得還不夠久,所以無法說得很清楚;就連下午在工作坊被cue到的心得分享,也讓突來的情緒給搞了個語無倫次。
這樣時空錯置的情景對比與疊加,讓我在看戲時多看見了幾個影子。那些影子依附在團長身上,如團長一般地在戲臺上殷殷切切,在戲臺下孜孜矻矻。她們不伎不求,不奢望風華絕代;她們不悲不忿,只希望在戲臺上,展現每一場精彩的可能。
不管是<散戲>的徬徨壓抑還是此刻的開放隱懼,每個年代碰到的問題各不相同。然而,作為人的本質是不變的。為了穩定的生活、為了平安的日子、為了填補心裡小小的空缺,我們堅守著自己相信的、維護著自己認定的,也捍衛著所有能夠讓我們依靠的。
只是當時機不再,風迴勢轉,縱使有再多想望,也只能靜待天時再臨;靜待那個,會擱回來的黃金年代。此刻的我們應該做的,除了不放棄對未來的信仰以外,還有戲臺上團長與影子們以身作則地示範著的,對圓滿的堅持。
下午先參加了蔣葳老師的工作坊。扣掉在生活圈以外的場地讓人一直想打噴嚏的bug之外,融入暗示教學與戲劇元素的工作坊仍是一如往常的精彩。對我來說,每次參加蔣葳老師的工作坊,都是一種對業內專家所能付出心血的喟嘆。當多數人只在意待遇如何、預算多寡、c/p分配合理與否之時,卻忘了還有另一項反求諸己的選擇;強化既有專業、探求潛藏可能,甚或只是照料個人健康,都是更加實際的辦法。
特別是在這個必須長保活力、不斷給予刺激的教學工作裡,如果平常不多方吸收、充實自己,大概很快就會感覺腸枯思竭,像顆消風的汽球一樣飛散在沈悶的教室裡了。
而儘管參加了這麼幾年,也了解蔣葳老師的風格,這次還是得到了不少啟發。最讓我驚喜的是戲劇成分更加凸出;不管是流動塑像或一人一故事,這些跨界語彙在聲音上直接刺激了我們這些自詡為語言老師的腦袋,並且進一步在行為上打破了我們慣性的教學設計思考。
蔣葳老師工作坊,2016@Taipei |
另外,老師也用了許多辦法把語言立體化。諸如加入肢體移動建立空間感、使用看得見的道具創造畫面、賦予物件新角色藉以代入外語性格;每一個點都可以連成線,再擴展到面,成為完整的一門教學藝術。而流竄在整個場域氛圍裡的彈性,則跟戴老師傳授的留白藝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明華園<散戲>,2016@Taipei |
五十年代的台灣,經過了初始因大量外來人口與政權的振盪之後,人民生活漸見秩序,農忙之餘的休閒消遣也開始回春。滋養並成長於島上的布袋戲與歌仔戲,應運成為人民心靈的依託;歌仔戲台上的華麗戲服、親切熟悉的鄉音旋律、俊俏小生的朗朗英氣,只是一個過場姿,也能得到滿堂喝采。這無人能擋的魅力及至六十年代,終於消停在政府加強語言的管控力道之下。在學校裡有說國語運動,在電視上限制台語歌曲與劇目的播放時間;內台移到外台,外台不敵養眼歌舞團,許多討生活的綁戲囝仔、傳統戲班劇院就這麼倒在一台電視帶來的衝擊底下。
上面這段,是去年為了第一場外導需要而做的小功課。當時就對那些因生活難過而被送到戲班學作戲的綁戲囝仔感到好奇;今年正巧碰上明華園的跨界新作要重現昔時景象,當然說什麼都得來朝聖一下。
戲在大稻埕試導,2015@Dadaocheng, Taipei |
<散戲>描寫傳統戲曲在面臨時代洪流下必然的衰敗。戲裡的團長堅守正統,以她僅有的生活智慧與經驗勉力撐著整個班子;不管是充當戲台上臨時出缺的角色,還是維繫戲台下班底們瀕臨潰散的生活。作為一團之長,就算要犧牲個人姻緣、安穩人生或外人眼裡更高尚的社會地位,仍是在所不惜。
看著這樣一個什麼角色都得會唱的團長,我彷彿看到一個疲於奔命的特技演員,在搖搖欲墜的旋轉盤子底下,努力地讓每根支撐盤子的細小木棍持續轉動。
一直到下半場,團長開始接受改變的必然,卻已經無法挽回頹勢。面對殘酷的演出場次被減班的事實,她語帶哀戚的說了一句,「還沒想好要怎麼改變,環境就已經不要我們了。」
從這裡開始到最後,我大概沒有停過掉淚。就連壓軸讓全場瘋狂歡呼的金光陣,我都像是被壞掉的水龍頭附身一樣地關不緊淚腺。
一直到下半場,團長開始接受改變的必然,卻已經無法挽回頹勢。面對殘酷的演出場次被減班的事實,她語帶哀戚的說了一句,「還沒想好要怎麼改變,環境就已經不要我們了。」
從這裡開始到最後,我大概沒有停過掉淚。就連壓軸讓全場瘋狂歡呼的金光陣,我都像是被壞掉的水龍頭附身一樣地關不緊淚腺。
「這個故事送給你」;蔣葳老師工作坊,2016@Taipei |
這樣時空錯置的情景對比與疊加,讓我在看戲時多看見了幾個影子。那些影子依附在團長身上,如團長一般地在戲臺上殷殷切切,在戲臺下孜孜矻矻。她們不伎不求,不奢望風華絕代;她們不悲不忿,只希望在戲臺上,展現每一場精彩的可能。
不管是<散戲>的徬徨壓抑還是此刻的開放隱懼,每個年代碰到的問題各不相同。然而,作為人的本質是不變的。為了穩定的生活、為了平安的日子、為了填補心裡小小的空缺,我們堅守著自己相信的、維護著自己認定的,也捍衛著所有能夠讓我們依靠的。
只是當時機不再,風迴勢轉,縱使有再多想望,也只能靜待天時再臨;靜待那個,會擱回來的黃金年代。此刻的我們應該做的,除了不放棄對未來的信仰以外,還有戲臺上團長與影子們以身作則地示範著的,對圓滿的堅持。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