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現場背板,2015 |
幾個月前選戲時,這一部其實不是首選之作。無奈當時訂票系統不斷故障,想看的戲怎麼買就是買不到,氣憤之餘決定棄劇改看少年台灣。結果剛好在旅行回來的第一天就從戲裡重溫了東部風光,算起來也是件小巧合。
這幾年開始感受到自己對這片島嶼的情感。儘管走過了一些城市、生活了不同生活,看過許多相似的景觀、談過很多相仿的話題;這片島嶼,仍然擁有其他地方沒有的片段。最顯見且驚豔的一點,就是在相對短暫的時間裡,便能移動到截然不同的地景中。上午還在山谷餵食牧場牛群,中午便到了高山部落享受純淨山嵐,傍晚還能趕上看海岸線日落。這種便利性對很多旅人來說,根本就是吃到飽的豪華行程啊!
而我從到花蓮工作時不經意拋下的錨,在經過了幾片海洋陸地和海峽之後,最終還是最眷戀這座小島東部。當然,這部戲與書敘說的並不只有小島東;蔣勳老師寫了二十幾個故事,這部音樂劇的藝術人們則從中選擇了十個地點。不同的說書者,不同的接收途徑,自然有了完全不同的閱聽感受。
從劇裡的歌詞與文字,整部戲透出與創作社改編駱以軍《西夏旅館》蝴蝶書裡類似的時空背景。兩劇/書創作者同樣承載了來自左岸陸地的根脈,同樣擔負了一卻不統的哀愁,但也同樣,都是我無法理解的過去。這些從我的歷史書中抖落的小故事,因為不存在於我自己的歷史裡,所以成了難鳴孤掌,所以我只能當個簡單的觀眾。就像前陣子看的淡水小鎮,即便喟嘆著地景遷移也為之掉了幾滴淚,卻無法完全融入的同感同悲。
然而,因為戲的主題連結了心裡的這座島,因為這幾年導覽時的反覆訴說,或者只是因為剛剛從小島東旅行回城;時機心態加上興趣,便順勢把這部戲推到了一個不得不寫的浪尖上。
整部劇從島國最南端開始點出獨厚與獨特的島嶼位置,最終結束在島中央,那個曾經傷痕累累卻成為島上人們凝聚情感的觸動點。每段故事搭配一兩首主歌,間或穿插情節片段,或以意象或以實物,看似素材雜亂卻奇妙地圓滿結合。就像島上複雜的源流/豐厚的民族、無序的街道/含蓄的包容、矛盾的論述/多元的刺探;角度各異,卻萬象紛呈。
十段緊湊的演出裡,每段都有令人感動的片刻。可能是音樂本身具備的強大渲染力;雖然只是片刻,卻像短針一般深深扎入皮膚,觸發底層潛藏的神經元。龍坑的我愛你、鹿港的灰灰黃黃、笨港少年媽祖、豐山發亮的眼神、西寶等待修成一條路,還有鹽寮即將的淹沒。加上劇起劇落的「願」,清晰地傳達出整部劇與整本書背後的意念;祝願人們平安,島嶼天長地久。
少年台灣節目單,2015 |
1. 節目單
看了這麼多年戲,昨天第一次買了節目單。本來,看完戲之後就習慣性地往外走,過了兩個路口,慢慢想起來被朋友殷殷告誡必須改變習慣這件事。跟著又想起蔣勳老師被唱到名時,急匆匆跳上台和每位演員擁抱又羞答答跳離舞台,只顧著不斷鞠躬卻怎麼樣都不肯開口搶風采的標準台灣人性格,禁不住笑了起來,也禁不住就決定了回轉。島上的這些人啊,不管從何而來,只要待得夠久,都是會被感染的,感染上那種,謙虛包容到不可思議的在地性格。
2. 舞台設計
由於這部戲實在出現太多眼熟的小東西,節目單買來細細讀完,才赫然發現其實出自同一人之手。少年台灣的舞台主要設計由幾塊弧度不同的斜坡地板組成,根據每場地點改變組合方式。這種打破平面呈現的舞台設計可以讓演員在斜坡上奔爬,也可以在底下伏竄,視覺上看起來就活潑了許多;再加上好像在組合變形金剛一樣的快速換場神技,真是有夠好玩的。負責舞台設計的劉達倫,原來也參與過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Re/turn這兩部戲,也難怪我會對舞台空間和腳踏車感覺眼熟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