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來印尼三站教學,主要在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移動。第二站的北竿巴魯雖然因為出產石油而成為重要經濟城市,但整體發展與基礎建設都還在起步階段。
帶著熱帶景觀與粗獷建築的景色,讓我想起記憶裡的巴拿馬,也想起自己似乎已經好久好久沒呼吸到這種單純的空氣了。
雖然離開了雅加達,但在北竿仍然到處都是購物中心。飯店旁邊就有超市、餐廳、各式商店;再加上印尼語裡似乎混到了不少西文詞彙,因此在公眾場所的招牌指引或簡單的短語對話或多或少都能猜個一二分。
北竿雖然在此次三站中的城市發展排名最後,但這裡老師的程度卻相當高。光是能讓我把教學節奏調到幾乎和在台灣一樣,就可以知道老師們的吸收能力有多迅速了。
這裡的老師普遍較年輕,除了使用科技工具的底子好,中文程度也逼近目標語環境的我們。唯一欠缺的,就是教學實力的累積和教師之間的交流。通過這次培訓,剛好讓他們在課程之中互相認識彼此,也盡可能幫他們找到日後精進的管道。
之所以對北竿留下這麼好的印象,我覺得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是主事者的用心。北竿不大,當地的主辦單位其實就只有一個會長和臨時找來幫忙的兩位老師。但老師們一個多月前就開始越洋與我們討論場地、設備和教具等細節;除了信件往來,還有簡訊往返即時掃清疑點。儘管我從來沒到過這個地方,但藉著當地老師們提供的資訊和照片,我就可以更精準地安排課程內容。
第二,不得不說在北竿上課是件非常過癮的事。一來老師們跟得緊、回應快,相當符合我這種快節奏的運課習慣。二來老師們的反應既直接又明確,開心就尖叫,不懂就舉手喊停。不管年紀大小,北竿老師身上都帶著一種率真的熱情;上課時個個散發十足的活力,也讓我越上越有能量。
最讓我中意的是老師們的直白。課後的問卷裡,有位老師寫出了我一直改不掉的語速和臭臉問題,讓我看了整個大笑不停,也趁機紓解了一些旅途中的壓力。
巡迴教學這幾個字看起來風光,但其實每次到一個新站,都得重新經歷一次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除了要觀察當地生態和運作習慣,還得在課前盡可能多掌握學員的資訊。這種需要快速把自己放進一個新場域、按照當地狀況調整,然後在課上完整呈現所需的心力,真的不只是「走進教室上課」這麼簡單。
和老師們分享教學心得是讓我覺得開心的事,把課上得讓老師們無心分神滑手機、個個投入練習中更是。但離開自己的教室幾個星期,還是會有點想念那些讓人又煩又愛的學生啊!
帶著熱帶景觀與粗獷建築的景色,讓我想起記憶裡的巴拿馬,也想起自己似乎已經好久好久沒呼吸到這種單純的空氣了。
飯店外的景色 |
雖然離開了雅加達,但在北竿仍然到處都是購物中心。飯店旁邊就有超市、餐廳、各式商店;再加上印尼語裡似乎混到了不少西文詞彙,因此在公眾場所的招牌指引或簡單的短語對話或多或少都能猜個一二分。
北竿雖然在此次三站中的城市發展排名最後,但這裡老師的程度卻相當高。光是能讓我把教學節奏調到幾乎和在台灣一樣,就可以知道老師們的吸收能力有多迅速了。
這裡的老師普遍較年輕,除了使用科技工具的底子好,中文程度也逼近目標語環境的我們。唯一欠缺的,就是教學實力的累積和教師之間的交流。通過這次培訓,剛好讓他們在課程之中互相認識彼此,也盡可能幫他們找到日後精進的管道。
課程自拍 |
之所以對北竿留下這麼好的印象,我覺得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是主事者的用心。北竿不大,當地的主辦單位其實就只有一個會長和臨時找來幫忙的兩位老師。但老師們一個多月前就開始越洋與我們討論場地、設備和教具等細節;除了信件往來,還有簡訊往返即時掃清疑點。儘管我從來沒到過這個地方,但藉著當地老師們提供的資訊和照片,我就可以更精準地安排課程內容。
第二,不得不說在北竿上課是件非常過癮的事。一來老師們跟得緊、回應快,相當符合我這種快節奏的運課習慣。二來老師們的反應既直接又明確,開心就尖叫,不懂就舉手喊停。不管年紀大小,北竿老師身上都帶著一種率真的熱情;上課時個個散發十足的活力,也讓我越上越有能量。
最讓我中意的是老師們的直白。課後的問卷裡,有位老師寫出了我一直改不掉的語速和臭臉問題,讓我看了整個大笑不停,也趁機紓解了一些旅途中的壓力。
北竿上課情形 |
巡迴教學這幾個字看起來風光,但其實每次到一個新站,都得重新經歷一次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除了要觀察當地生態和運作習慣,還得在課前盡可能多掌握學員的資訊。這種需要快速把自己放進一個新場域、按照當地狀況調整,然後在課上完整呈現所需的心力,真的不只是「走進教室上課」這麼簡單。
和老師們分享教學心得是讓我覺得開心的事,把課上得讓老師們無心分神滑手機、個個投入練習中更是。但離開自己的教室幾個星期,還是會有點想念那些讓人又煩又愛的學生啊!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