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一景 ,2015@Taiwan |
獨身太太顯然是主動開啟對話的攀談者,去哪裡做什麼孩子多大讀幾年級等等等等,過度道地的問候語好像又重新上了一堂語用行為。而儘管孩子是談話內容的主角,卻是一點也無心加入。他把脖子上掛著的手機拿出來又放回去,重覆的行為兼雜嘟囔,大有一種看著心愛的玩具卻玩不到的不甘;原來,是因為車上沒有網路,玩不了線上遊戲而在消極抗議。
媽媽一邊和獨身太太聊著,一邊想方設法「處理」小孩。先餵食再餵水,接著填塞英文生詞。媽媽說,學校每天早上都要考生詞,生詞那麼多得花好多時間背,自己又不會教只好花錢買自學教具。媽媽還說,得趁孩子現在還小多背一點,要不然如果孩子進了國中以後不喜歡英文,那就整個害了了。
獨身太太附和著對呀對呀,一邊還不忘教導孩子坐車得行禮如儀,就像個真正的親伯母一樣。孩子自知抗議無效,脾氣卻無法控制,背了兩個生詞就開始分心。隨手他又拿出手機按了個遊戲出來,有一搭沒一搭地回應媽媽的背生詞任務、遷怒著學校老師都只有那一套、抱怨著沒網路只好玩無聊遊戲的生活。直到一位行動不便的老先生上車,打破這個話語空間為止。
十幾分鐘的車程,我卻覺得重溫了十幾年以來台灣荒謬莫名的教育時光。從專校風掃般轉制大學、學校裡風潮般增設外語時數、再到接下來即將或早已出現的瘋狂閉門倒校浪潮。到底教育想要把我們變成什麼,又到底教育該以什麼為標準。在每一個所謂的潮流或標準之下,潛藏著的到底是主事者們怎麼樣的邏輯。
作為這些體制底下的受害/惠者,我無法也無力回答這些大問題。只是,對照幾個朋友們正面臨著的教養問題,再想起這位其實已經盡她所能地給予孩子她認為的好教育的母親;我想,我能做的大概也只有更小心且用心地面對我的學生了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