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的最後一堂課,學生明顯管不住自己的心,除了練習漫不經心,甚至還開口要求早點下課。奈何遇到剛被反饋激勵出幹勁的我,學生們也只能摸摸鼻子捨命陪老師。只不過,或許被激勵得太過也不是件好事,健忘如我,竟又忽略了一些最基本的事情。
上一堂課,我根據學生給的建議調整了內容與比重。先花了近一堂課的時間討論生詞與相關用法,之後才進入以往作為課程主體的語法。此外,語法呈現也從善如流地採用了課文原句,不再只看到骨頭就直接要學生長肉出來。從學生的反應裡,當下我就感覺到這個調整對他們的幫助,也更確定適度的擷取是有助學習的。
只不過,這種明顯依賴課文的擷取,或許還是應該經過另一種層次的檢視過後再決定是否適用才行。否則,後果大抵就會像這堂課一樣,學生心裡想著接下來的十天大假、腦子卻陷於語法的邏輯泥沼、最後輸出為了說而說、對學習卻毫無助益的語言。
一個來看課的學生後來安慰我,因為學生太想放假,所以才影響了學習效率。當然我可以這麼想,但一個有機的學習場域既是由各個參與者組成,參與者的心理因素不是更應該被考慮進去才對嗎?
下課以後,我沿著常走的路線,經過圖書館前的小花圃、學生餐廳旁的木藤架、停車場邊的綠葉桃樹,最後通過小小的斜坡回到辦公樓,走進辦公室。我慢慢想起來,原來這種考慮環境的能力,就像是導覽訓練中那一項無法被明白教授的技能;明明內建在行為裡,卻無法只依靠有限的腦資源就啟動它。
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導覽員大概就是把資料背得很熟、每天不斷地複述,有時還要懂得耍點嘴皮子與專業術語的工作。但其實,除了這些可見的片段之外,導覽員更需要的是對於臨場的反應。其中,找動線就是一項必備但無法言說的臨場技能。
找動線聽來容易,但做起來有時並不那麼簡單。因為當有多組團體必須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場館裡進行導覽時,如果其中一個團體路線行進不順,導致的後果可能不只是那個團體的遊興盡失,還可能讓全館塞車、音量爆表、客訴爆單等等。因此,導覽員如何在這個看似偌大的空間裡找出能夠自由行進、不互相干擾或中斷、最適合全體的路線,就成了必備的技能。而這裡所謂「全體」,包含自己的這個團體、其他導覽員的團體,以及現場臨時集結或四散的小群體。
這種配置全館空間的能力,有時候對菜鳥導覽員來說是一件很困難的任務。他們會說,「因為這件展品有太多要講,快不了」;「因為已經進了展廳,出不去」;「因為我只會講這個展間,所以在別間耗不了太久」。
而我,在課上講了「因為課本裡提到了這個形式,所以得教」。
那一刻,我真的很想把自己的舌頭咬掉。
我猜我是個很容易被文字限制的人,導覽時不曾出現過的找動線問題,沒想到竟會以另一種形式出現在課堂上。但其實,無論導覽或教學都不只是一個人或一個物件的事;如果只考慮自己、只考慮物件,而忽略了最重要也佔最多數的參與者,那麼,原本的角色優勢也只能成為一種被嫌惡的負擔,整件事,大概也只能成為汗滴涔涔、吃力不討好的獨角戲而已了。
而就像學界爭論不休的教學順序,到底該依語言難度或使用頻率進行教學內容的安排,至今仍無定見一樣;課本裡出現的生詞語法到底應該全部都教還是經過教學者個人篩選,兩派同樣也各有擁護群眾。依照過往工作歷程走到這裡的我,這些議題目前我還沒有什麼定見。
但作為一個幾乎不曾被動線困擾的導覽員,我會說,導覽不只是從第一間展廳走到最後一間,也不只是照本宣科地無限次複述書裡讀到的知識;除了突顯某些展件的特色之外,導覽更重要的是提供一次與藝術接觸的美好經驗、開啟另一種了解藝術的可能、傳達場館空間中的文化底蘊,以及提升個人追求藝術的興趣。
教學,我想也是。
上一堂課,我根據學生給的建議調整了內容與比重。先花了近一堂課的時間討論生詞與相關用法,之後才進入以往作為課程主體的語法。此外,語法呈現也從善如流地採用了課文原句,不再只看到骨頭就直接要學生長肉出來。從學生的反應裡,當下我就感覺到這個調整對他們的幫助,也更確定適度的擷取是有助學習的。
只不過,這種明顯依賴課文的擷取,或許還是應該經過另一種層次的檢視過後再決定是否適用才行。否則,後果大抵就會像這堂課一樣,學生心裡想著接下來的十天大假、腦子卻陷於語法的邏輯泥沼、最後輸出為了說而說、對學習卻毫無助益的語言。
一個來看課的學生後來安慰我,因為學生太想放假,所以才影響了學習效率。當然我可以這麼想,但一個有機的學習場域既是由各個參與者組成,參與者的心理因素不是更應該被考慮進去才對嗎?
下課以後,我沿著常走的路線,經過圖書館前的小花圃、學生餐廳旁的木藤架、停車場邊的綠葉桃樹,最後通過小小的斜坡回到辦公樓,走進辦公室。我慢慢想起來,原來這種考慮環境的能力,就像是導覽訓練中那一項無法被明白教授的技能;明明內建在行為裡,卻無法只依靠有限的腦資源就啟動它。
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導覽員大概就是把資料背得很熟、每天不斷地複述,有時還要懂得耍點嘴皮子與專業術語的工作。但其實,除了這些可見的片段之外,導覽員更需要的是對於臨場的反應。其中,找動線就是一項必備但無法言說的臨場技能。
找動線聽來容易,但做起來有時並不那麼簡單。因為當有多組團體必須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場館裡進行導覽時,如果其中一個團體路線行進不順,導致的後果可能不只是那個團體的遊興盡失,還可能讓全館塞車、音量爆表、客訴爆單等等。因此,導覽員如何在這個看似偌大的空間裡找出能夠自由行進、不互相干擾或中斷、最適合全體的路線,就成了必備的技能。而這裡所謂「全體」,包含自己的這個團體、其他導覽員的團體,以及現場臨時集結或四散的小群體。
這種配置全館空間的能力,有時候對菜鳥導覽員來說是一件很困難的任務。他們會說,「因為這件展品有太多要講,快不了」;「因為已經進了展廳,出不去」;「因為我只會講這個展間,所以在別間耗不了太久」。
而我,在課上講了「因為課本裡提到了這個形式,所以得教」。
那一刻,我真的很想把自己的舌頭咬掉。
我猜我是個很容易被文字限制的人,導覽時不曾出現過的找動線問題,沒想到竟會以另一種形式出現在課堂上。但其實,無論導覽或教學都不只是一個人或一個物件的事;如果只考慮自己、只考慮物件,而忽略了最重要也佔最多數的參與者,那麼,原本的角色優勢也只能成為一種被嫌惡的負擔,整件事,大概也只能成為汗滴涔涔、吃力不討好的獨角戲而已了。
而就像學界爭論不休的教學順序,到底該依語言難度或使用頻率進行教學內容的安排,至今仍無定見一樣;課本裡出現的生詞語法到底應該全部都教還是經過教學者個人篩選,兩派同樣也各有擁護群眾。依照過往工作歷程走到這裡的我,這些議題目前我還沒有什麼定見。
但作為一個幾乎不曾被動線困擾的導覽員,我會說,導覽不只是從第一間展廳走到最後一間,也不只是照本宣科地無限次複述書裡讀到的知識;除了突顯某些展件的特色之外,導覽更重要的是提供一次與藝術接觸的美好經驗、開啟另一種了解藝術的可能、傳達場館空間中的文化底蘊,以及提升個人追求藝術的興趣。
教學,我想也是。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