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結束完整的一課之後總結學生反饋給我的刺激,但事情總是不如憨人想得那麼簡單,第一天風調雨順,隔天就岐嶇難行,這篇文章的基調也只能從正面陽光微調成晴雨交錯了。這樣其實也好,就像過去的導覽一樣,即便你準備得再充分,也不一定每場都能講得精彩合意;有起有伏的教學生態,才是更真實的人生。
話說日前收到四好班的反饋後,我發現自己開始從中看到了一些東西。雖說過去的幾個學期也有反饋,但一來沒有大問題被反映,二來自己對如何看反饋也似懂非懂;說實話,有一小段時間,反饋在某種程度上只被我視為有分數的另一份作業而已。
我想這種心態跟過去寫過的反饋有關。回想當學生時寫過的所有反饋,不過就是一張張充滿了各式表格的紙,內容大同小異,美觀與否視各家行政功力而定。除非在最後的意見欄裡寫下自己的想法,其他需要填滿的,只是一個又一個的框框,打勾打叉打圈圈,隨人喜愛。這樣子的反饋,通常不脫兩三分鐘就能解決,而向來對無意義的規矩不怎麼順從的我,自然也常耍皮裝死能不填就不填。
但在這裡,學生得在期中末分別寫一頁的開放型反饋,作為對自己學習歷程的檢視,也作為提供老師調整教學的建議。的確,與其用那些似是而非的問題進行量表化的檢視,直接由學生端收到的意見當然更加具體且具針對性。不過就像任何一種學習一樣,學生寫反饋需要練習,老師讀反饋,當然也需要練習。
四好班半數以上的學生經過第一個學期的適應與磨合,這學期才開始,就可以很明顯感覺到他們的自在。加上程度與環境對了,學生們竟然可以樂在其中地與語法搏鬥而不感到厭倦。而經過了上學期的練習,這學期的反饋自然也寫得更有個人特色與建設性。同樣的,看了那麼多反饋的我,也總算在這一次找到光源,開始能向著某個目標前進。
而這種體會的反應在我身上也是立即的。過去在教這種程度的班時,常常我會困在某些東西該教或不該教的問題裡;搖擺取捨的結果,就出現了教學內容的不穩定,以及以時間作為課程安排基準的應付心態。然而,就在這種「這個很容易不必教」、「這個學生一定會覺得很無聊」的自以為裡,應該被展示學習、被花時間練習的教學成分就被這所謂的「彈性」給犠牲了。
一直到四好班的反饋,才讓我警醒。
「給他們需要的,而不是想要的。」貴人學姐離開前留下的話,在這時被連結了出來。
作為學習者,我們期待的是走進學習場域,通過教學者的展示說明與練習,在一定的時間裡得到想要學習的知識。付出金錢、花了時間,取得應得的報酬。而作為現在的學習者,我們期待的更多,因為知識已經不必要在學習場域裡才能取得;我們之所以願意再踏進學習場域,除了要滿足個人付出資源的根本動機之外,更想從中獲得的,是知識背後的知識,以及唯有親自參與場域才可能發生的交流。而如何讓這兩件事發生、如何將效果極大化,關鍵,都在教學者身上。
只是,無論學習者的目標有多動人或遠大,當基礎知識沒有被理解消化,所有建於其上的「想要」也只能是好高騖遠而不切實際。就像一個還不會爬的孩子想要跑步那樣,即便給他再好的鞋,他也只能坐在那裡對著你傻笑。而跟著這種「想要」忙和的照護者/教學者,大概會成為另一個好傻好天真的代表之一。
我想四好班的出現在這個時候再適切不過了;在教了三個學期的語法之後,我總算也找出了一些方法。而我想我要修改一下貴人學姐的話;
「給他們需要的,而不是他們,或我自己想要的。」
話說日前收到四好班的反饋後,我發現自己開始從中看到了一些東西。雖說過去的幾個學期也有反饋,但一來沒有大問題被反映,二來自己對如何看反饋也似懂非懂;說實話,有一小段時間,反饋在某種程度上只被我視為有分數的另一份作業而已。
我想這種心態跟過去寫過的反饋有關。回想當學生時寫過的所有反饋,不過就是一張張充滿了各式表格的紙,內容大同小異,美觀與否視各家行政功力而定。除非在最後的意見欄裡寫下自己的想法,其他需要填滿的,只是一個又一個的框框,打勾打叉打圈圈,隨人喜愛。這樣子的反饋,通常不脫兩三分鐘就能解決,而向來對無意義的規矩不怎麼順從的我,自然也常耍皮裝死能不填就不填。
但在這裡,學生得在期中末分別寫一頁的開放型反饋,作為對自己學習歷程的檢視,也作為提供老師調整教學的建議。的確,與其用那些似是而非的問題進行量表化的檢視,直接由學生端收到的意見當然更加具體且具針對性。不過就像任何一種學習一樣,學生寫反饋需要練習,老師讀反饋,當然也需要練習。
四好班半數以上的學生經過第一個學期的適應與磨合,這學期才開始,就可以很明顯感覺到他們的自在。加上程度與環境對了,學生們竟然可以樂在其中地與語法搏鬥而不感到厭倦。而經過了上學期的練習,這學期的反饋自然也寫得更有個人特色與建設性。同樣的,看了那麼多反饋的我,也總算在這一次找到光源,開始能向著某個目標前進。
而這種體會的反應在我身上也是立即的。過去在教這種程度的班時,常常我會困在某些東西該教或不該教的問題裡;搖擺取捨的結果,就出現了教學內容的不穩定,以及以時間作為課程安排基準的應付心態。然而,就在這種「這個很容易不必教」、「這個學生一定會覺得很無聊」的自以為裡,應該被展示學習、被花時間練習的教學成分就被這所謂的「彈性」給犠牲了。
一直到四好班的反饋,才讓我警醒。
「給他們需要的,而不是想要的。」貴人學姐離開前留下的話,在這時被連結了出來。
作為學習者,我們期待的是走進學習場域,通過教學者的展示說明與練習,在一定的時間裡得到想要學習的知識。付出金錢、花了時間,取得應得的報酬。而作為現在的學習者,我們期待的更多,因為知識已經不必要在學習場域裡才能取得;我們之所以願意再踏進學習場域,除了要滿足個人付出資源的根本動機之外,更想從中獲得的,是知識背後的知識,以及唯有親自參與場域才可能發生的交流。而如何讓這兩件事發生、如何將效果極大化,關鍵,都在教學者身上。
只是,無論學習者的目標有多動人或遠大,當基礎知識沒有被理解消化,所有建於其上的「想要」也只能是好高騖遠而不切實際。就像一個還不會爬的孩子想要跑步那樣,即便給他再好的鞋,他也只能坐在那裡對著你傻笑。而跟著這種「想要」忙和的照護者/教學者,大概會成為另一個好傻好天真的代表之一。
我想四好班的出現在這個時候再適切不過了;在教了三個學期的語法之後,我總算也找出了一些方法。而我想我要修改一下貴人學姐的話;
「給他們需要的,而不是他們,或我自己想要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