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開課了。我邊結束著手邊的課邊想著即將開始的學期,沒有太多坐下來的時間,只能在腦中想像。一開始只是零散地想著各種可能;隨著思緒與日常的碰撞,逐漸形成比較清楚的圖像或文字。
然後我會等。等這些清楚一點的東西沈澱或揮發,最後留下來的,才是應該花時間準備的材料。以前,我通常會在這坎失敗。因為生性心急、因為時間眼看就要不夠、因為覺得準備越多才越感覺心安,所以總是等不及地在心裡剛浮現出一些影子的時候,就忙不迭地坐到電腦前備課。
結果,就是讓自己陷入混亂戰場;不但浪費時間耗損體力做不出什麼像樣的教學材料,甚至還會影響上課的效果。再加上,要是當老師的愛面子完美心態出現,拼個一兩個晚上不睡覺那就更傷心又傷肝了。
但學習備課的過程裡,好像多少都得來這麼一段血淚史?當年在花蓮的第一個無眠夜,我抱著僅有的一床棉被,抖著胳膞縮著脖子和電腦課本奮戰了一晚,結果還是又慌又忙地結束了全職教學的第一天。後來的那些日子,花蓮的美景沒有多看到幾眼,週末睡到自然醒的次數也少得可憐。現在只要回想起來,就是一個可惜。
現在想來,好像沒有誰真正教過我怎麼備課。除了最早以前在兒美班偷師的課堂組織皮毛、後來學生忍不住手寫給我的時間分配;即便是正經的實習或課堂觀摩,都只是看完老師的教法以後再自行嘗試模仿。當時那個對自己的教學對象還沒有深刻認識的我,其實根本不確定自己看了什麼。
然後我在去年開了備課工作坊。
嗯,就是一種哪裡痛打哪裡的概念。不擅長的事一直做,就會慢慢變得在行了。不擅長一直說話,所以天公伯讓我去做導覽;不擅長主動出面控場,所以老天爺讓我走進課堂當老師;不擅長與人互動,所以聯考分數讓我學會管理。
真奇妙。
那麼,什麼是我理想的備課呢?
理想的備課是一種習慣,一種融入呼吸的自然。備課不只是把自己釘在電腦或書桌前,而是在看似平常的日常裡找到連結,在行色匆匆的轉角裡停住腳步;這是一種練得來的能力,只要你確實打開觸角,只要你夠投入。
「生活即語言,社會即課堂。」一位我很敬重的老師這麼對我說過。那天下午,我們在校園附近的咖啡店偶遇。看起來大病初癒的他,雖然氣息有點虛弱,但洗鍊的智慧仍是一出口便擲地有聲。
如果沒有經過日常的觀察,沒有經過思想的沈澱,我不知道單憑一顆腦袋要怎麼碰撞出這樣的見解。當然,大師的境界我們比不上;但能夠學習的,是那種不放棄在生活裡找線索的認真。
於是我也開始學習在日常裡找線索。而我發現,當我開啟觸角,並且不急於捕捉之時,想像就像起反應的化學元素一樣滋長開來。除了最基本來自課堂的學生反應之外,越來越多生活的日常都給了我備課的靈感;不管是看過多少次的導覽風景,或是只去過一次的小吃攤。
這就像是一種想像練習:讓你的腦袋跟隨著你的目光。在找到切實可用的線索前,你不需要24小時跟電腦綁在一起;只要記得開啟觸角,然後照常生活。照常,但認真地從生活裡接收刺激,慢慢地看出屬於自己的脈絡,看出這世界想要送給你的禮物。
然後我會等。等這些清楚一點的東西沈澱或揮發,最後留下來的,才是應該花時間準備的材料。以前,我通常會在這坎失敗。因為生性心急、因為時間眼看就要不夠、因為覺得準備越多才越感覺心安,所以總是等不及地在心裡剛浮現出一些影子的時候,就忙不迭地坐到電腦前備課。
結果,就是讓自己陷入混亂戰場;不但浪費時間耗損體力做不出什麼像樣的教學材料,甚至還會影響上課的效果。再加上,要是當老師的
但學習備課的過程裡,好像多少都得來這麼一段血淚史?當年在花蓮的第一個無眠夜,我抱著僅有的一床棉被,抖著胳膞縮著脖子和電腦課本奮戰了一晚,結果還是又慌又忙地結束了全職教學的第一天。後來的那些日子,花蓮的美景沒有多看到幾眼,週末睡到自然醒的次數也少得可憐。現在只要回想起來,就是一個可惜。
現在想來,好像沒有誰真正教過我怎麼備課。除了最早以前在兒美班偷師的課堂組織皮毛、後來學生忍不住手寫給我的時間分配;即便是正經的實習或課堂觀摩,都只是看完老師的教法以後再自行嘗試模仿。當時那個對自己的教學對象還沒有深刻認識的我,其實根本不確定自己看了什麼。
然後我在去年開了備課工作坊。
嗯,就是一種哪裡痛打哪裡的概念。不擅長的事一直做,就會慢慢變得在行了。不擅長一直說話,所以天公伯讓我去做導覽;不擅長主動出面控場,所以老天爺讓我走進課堂當老師;不擅長與人互動,所以聯考分數讓我學會管理。
真奇妙。
那麼,什麼是我理想的備課呢?
台北某茶行的窗櫺(答案在照片裡),2017 |
「生活即語言,社會即課堂。」一位我很敬重的老師這麼對我說過。那天下午,我們在校園附近的咖啡店偶遇。看起來大病初癒的他,雖然氣息有點虛弱,但洗鍊的智慧仍是一出口便擲地有聲。
如果沒有經過日常的觀察,沒有經過思想的沈澱,我不知道單憑一顆腦袋要怎麼碰撞出這樣的見解。當然,大師的境界我們比不上;但能夠學習的,是那種不放棄在生活裡找線索的認真。
於是我也開始學習在日常裡找線索。而我發現,當我開啟觸角,並且不急於捕捉之時,想像就像起反應的化學元素一樣滋長開來。除了最基本來自課堂的學生反應之外,越來越多生活的日常都給了我備課的靈感;不管是看過多少次的導覽風景,或是只去過一次的小吃攤。
這就像是一種想像練習:讓你的腦袋跟隨著你的目光。在找到切實可用的線索前,你不需要24小時跟電腦綁在一起;只要記得開啟觸角,然後照常生活。照常,但認真地從生活裡接收刺激,慢慢地看出屬於自己的脈絡,看出這世界想要送給你的禮物。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