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絲課程全部結束,三個學期的課,從一門半、兩門,到三門全開,感覺像是讀了另一個研所,重新過了一次研究生生活。
想起剛來的第一個學期,身體忙著適應乾冷少雨的氣候,心裡則是再度後知後覺地認知到又將以另一種語言開始生活而小小地故作了幾秒驚慌。大同小異的街道、種類有限的食物、起早收早的作息;放眼盡是熟悉又陌生的景象,只是熟悉的只剩下景物,陌生的又充滿太多距離。
面對一週後就開始的學期,第一件難倒我的竟是過去從未注意過的教學大綱。想起過去拿過看過的每一份教學大綱,再想起某位客座佈置過的設計教學大綱作業,當時的我一面感受著東西差異、一面感激著過去客座看似嚴苛如今卻實用萬分的要求,加上貴人學姐的協助,總算是氣喘喘地通過了第一個考驗。
隨著學期的進行,我努力搞懂接收不完的縮寫、模仿每個能讓自己更當地化的言行、記錄此地教與學的習性差異。第一個學期裡,我最常回想起的不是朋友家人,而是研所的教授們;看著眼前的學生們,再想著教授們的為與不為、言與不言、偏重與略過。通過現在這個角度的對比與審視,我開始了解箇中因由,也開始體會到教授們的立場與可能的心情。像是找回了遺失的幾塊拼圖片,曾經矇矓的景象逐漸變得日益清晰。
就像教學大綱一樣,同一件事只要換一個角度就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側重與理解。作為理所當然的接受方,看到的或許只是給予方的僵固疏漏或嚴厲;反過來成為給予的那一個,才知道設計者期盼著想看到的,不過是精心考量後意欲挑起的更主動涉入。而同樣是教學大綱,不同設計者也會因其歷程各異而產出不同內涵的設計。用一個畫杯子的小遊戲來表示就可以貼切地表示;即便每個人的目標都是「杯子」,最後畫出來的,卻少有兩個是完全一樣的。如果再加入杯子的使用對象,那大概會生出更多天馬行空的杯子來吧!
這個遊戲讓我聯想起曾經做過的貼花馬克杯。參與的學員們同時被教導了貼花步驟與工具特性,之後拿著灌漿製成的素坯和各色花紙小心翼翼地創作。最後呈現出來的,是各式各樣花色與造型的馬克杯。我記得,當時每個人的臉上盡展得意,沒有人因為各自的不同而感到困窘。以這種角度來看,教學其實更像是一種無法被量化,也難以被準則所侷限的藝術。可惜的是,我們只接受了太多量化和準則,卻忽略了事件本來的樣子。也因此,這個畫杯子的遊戲不斷地持續到接下來的幾個學期。
除此之外,第二件挑戰或許更針對自己的性格而來。對於一個接受了過多標準化、流程化與挑錯訓練的人來說,拿掉框框與範本,大概跟叫他想像生活在沒有空氣的地方一樣不可思議。而去掉標準與流程後所必須面對的那種無限,大概也像面對失重的外太空那樣令人心慌不已。但,恰恰就是在這種沒有空氣的外太空裡,反而才更能激發個人求生的意志力。
曾經有個朋友抱怨過,孩子的老師每每在讓學生畫圖時,要求學生先在紙上畫一圈邊框,然後才能開始畫自己想畫的。若孩子交出的畫沒有邊框,老師有時會代勞,但更多時候,就只是以比較低的成績作為回應。這件事一直讓我記在腦海裡。很多時候,被提出的要求並不一定是被理解的,也不一定能夠說出什麼所以然的大道理。很多時候,要求,或是標準,就只是一種不明所以的習慣而已。
然而,在這麼多不明所以裡成長的我們,或許可以幸運地毫無察覺過完一生,也或許能夠更幸運地在某個時刻的某個機緣裡被點醒;之於我,就是朋友的這個抱怨。在我開始成為給予者的初期,我記住了這個故事;而在此刻這個時點,我遇上了改變這個習慣的天時與地利。當然,改變說得容易,做起來卻是耗日費時又事倍功半。就像風乾過的土坯再拿來塑型容易出現裂痕;想要土坯如新,陶師得灌注更多水份、等待更多時日、對周遭的氣氛更敏感,也對土坯的紋理更熟練才行。
想起剛來的第一個學期,身體忙著適應乾冷少雨的氣候,心裡則是再度後知後覺地認知到又將以另一種語言開始生活而小小地故作了幾秒驚慌。大同小異的街道、種類有限的食物、起早收早的作息;放眼盡是熟悉又陌生的景象,只是熟悉的只剩下景物,陌生的又充滿太多距離。
面對一週後就開始的學期,第一件難倒我的竟是過去從未注意過的教學大綱。想起過去拿過看過的每一份教學大綱,再想起某位客座佈置過的設計教學大綱作業,當時的我一面感受著東西差異、一面感激著過去客座看似嚴苛如今卻實用萬分的要求,加上貴人學姐的協助,總算是氣喘喘地通過了第一個考驗。
隨著學期的進行,我努力搞懂接收不完的縮寫、模仿每個能讓自己更當地化的言行、記錄此地教與學的習性差異。第一個學期裡,我最常回想起的不是朋友家人,而是研所的教授們;看著眼前的學生們,再想著教授們的為與不為、言與不言、偏重與略過。通過現在這個角度的對比與審視,我開始了解箇中因由,也開始體會到教授們的立場與可能的心情。像是找回了遺失的幾塊拼圖片,曾經矇矓的景象逐漸變得日益清晰。
就像教學大綱一樣,同一件事只要換一個角度就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側重與理解。作為理所當然的接受方,看到的或許只是給予方的僵固疏漏或嚴厲;反過來成為給予的那一個,才知道設計者期盼著想看到的,不過是精心考量後意欲挑起的更主動涉入。而同樣是教學大綱,不同設計者也會因其歷程各異而產出不同內涵的設計。用一個畫杯子的小遊戲來表示就可以貼切地表示;即便每個人的目標都是「杯子」,最後畫出來的,卻少有兩個是完全一樣的。如果再加入杯子的使用對象,那大概會生出更多天馬行空的杯子來吧!
這個遊戲讓我聯想起曾經做過的貼花馬克杯。參與的學員們同時被教導了貼花步驟與工具特性,之後拿著灌漿製成的素坯和各色花紙小心翼翼地創作。最後呈現出來的,是各式各樣花色與造型的馬克杯。我記得,當時每個人的臉上盡展得意,沒有人因為各自的不同而感到困窘。以這種角度來看,教學其實更像是一種無法被量化,也難以被準則所侷限的藝術。可惜的是,我們只接受了太多量化和準則,卻忽略了事件本來的樣子。也因此,這個畫杯子的遊戲不斷地持續到接下來的幾個學期。
找不到自己的,學生送的貼花杯擋一下,2013 |
曾經有個朋友抱怨過,孩子的老師每每在讓學生畫圖時,要求學生先在紙上畫一圈邊框,然後才能開始畫自己想畫的。若孩子交出的畫沒有邊框,老師有時會代勞,但更多時候,就只是以比較低的成績作為回應。這件事一直讓我記在腦海裡。很多時候,被提出的要求並不一定是被理解的,也不一定能夠說出什麼所以然的大道理。很多時候,要求,或是標準,就只是一種不明所以的習慣而已。
然而,在這麼多不明所以裡成長的我們,或許可以幸運地毫無察覺過完一生,也或許能夠更幸運地在某個時刻的某個機緣裡被點醒;之於我,就是朋友的這個抱怨。在我開始成為給予者的初期,我記住了這個故事;而在此刻這個時點,我遇上了改變這個習慣的天時與地利。當然,改變說得容易,做起來卻是耗日費時又事倍功半。就像風乾過的土坯再拿來塑型容易出現裂痕;想要土坯如新,陶師得灌注更多水份、等待更多時日、對周遭的氣氛更敏感,也對土坯的紋理更熟練才行。
留言
張貼留言